
昨天晚上十一点半 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 哭着跟我说她家孩子中考成绩出来了。补了三年课 花了将近十万块 结果还不如隔壁那个从来不补课的孩子。
我当时就愣住了 这种事儿见多了 但每次听到还是心疼得不行。
说实话 看到这种现象我真的很生气。不是气孩子 也不是气家长 我气的是这整个补课的怪圈把大家都困住了。
01
你知道吗 我教了二十多年书 今年中考成绩一出来 我专门统计了一下我们班的情况。结果真的让我震惊。
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五个孩子 有三个从来没补过课。而那些周末从早补到晚的孩子 成绩反而卡在中游动不了。
不是补课没用 而是我们补错了方向。
我记得特别清楚 有个叫小宇的孩子 妈妈给他报了数学、英语、物理三门一对一。每周六日基本泡在机构里 连吃饭都是在教室解决的。
可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 数学还是老样子 七十多分上不去。我就奇怪了 问他老师都讲了什么。
他想了半天说:“老师讲的我都听懂了 但一到考试就不会了。”
这句话简直是补课界的经典台词啊!
你们有没有发现 听懂和会做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
补课老师为了让家长续费 恨不得把孩子夸成天才。孩子在课堂上频频点头 回家一做题 全是问号。

真的是 花钱买安慰。
02
那些没补课却成绩好的孩子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我仔细观察了班里的学霸小雅。这孩子从来不补课 但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晚上都会把当天学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
不是做题 是梳理。
她会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学了什么?哪里还有疑问?明天上课要重点听什么?
就这么简单 但坚持了三年。
还有个男孩叫小杰 也不补课 但他有个“错题本革命”的习惯。不是简单地抄错题 而是把每道错题都变成三道:原题、变式题、举一反三题。
他跟我说:“老张老师 错一道题相当于暴露了一个知识漏洞 那我就把这个漏洞的前前后后都搞明白。”
听听 这思维层次!
补课补得再多 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 都是在做无用功。
真正的差距不在于补课时间的长短 而在于孩子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探索。

我家邻居的孩子 初一开始就各种补 到了初三整个人都麻木了。上课像挂机 做题像机器人 完全没有学习的热情了。
这种状态比不会做题更可怕 因为它杀死的是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你说这样的孩子 就算补到天荒地老 又能怎样呢?
03
那现在怎么办?已经补了的要不要停?没补的要不要开始?
我的建议很简单:先停下来 问问孩子到底哪里不会。
不要问“你数学怎么样” 要问“解方程的第二步你为什么总出错”。
越具体越好 越细致越管用。
如果孩子能清楚地告诉你他的问题在哪 那说明他有自我诊断的能力 这样的孩子补课才有意义。
如果孩子说不清楚 那再多的补课也是瞎子摸象。
(深呼吸)

说到这里 我想起我自己当年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我儿子初二的时候数学有点跟不上 我二话不说就给他报了个培训班。
结果呢?钱花了不少 孩子更累了 成绩还是老样子。
后来我冷静下来 坐下来认真跟他聊了一次。才发现原来是因式分解的基础没打牢 导致后面的题都做不对。
找到根源之后 我们用了一个星期 专门攻克因式分解 后面的数学成绩就起来了。
你看 方向对了 一个星期解决的问题 盲目补课可能一年都解决不了。
(微笑)
最后想跟各位家长说 补课不是洪水猛兽 但也绝不是万能良药。
关键是要补在刀刃上 补出孩子的主动性 补回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记住 我们培养的不是考试机器 而是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人。
如果补课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能力 那就补。如果只是在消耗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那就坚决停下来。
毕竟 中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 而学会学习却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别让补课绑架了我们的理智 也别让焦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相信孩子 相信教育的规律 相信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恒指期货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