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媒体发表文章,对中国的战略核打击能力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军事观察杂志》文章具体指出,随着惊雷一号空射核导弹的问世,中国已经实现了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建成。
这评价虽说挺中肯,但也在某个程度上承认了中方作为核大国的地位。长久以来,美俄两国都拥有完备的三位一体核打击系统,而中国在核打击方面一直存在一些短板。不过,现在,中方的空中核打击能力也全面建立起来了。随着惊雷一号导弹的问世,中国空军终于具备了对敌进行跨洲际核打击的强大实力。惊雷一号的射程达到了8000公里,携带的核弹头威力相当于200枚广岛原子弹,还具备非常全面且超前的空中突防战斗能力。
再牛的导弹也得靠飞机载体来发射才能真正发挥威力,咱们再来看看中方打造的轰6系列轰炸机吧。
轰6轰炸机是中方空军最成功的机型之一,1957年,中方从苏联引进了图16,随后开始进行国产化生产。一开始,图16主要作为战术轰炸机,用于对敌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大面积或精准打击。到了21世纪后,轰6的改进型逐步装备了巡航导弹,实现了在敌方防空导弹射程之外进行“防区外打击”的能力。
比如在2015年的阅兵仪式上,轰6K携带了射程2000公里的长剑20巡航导弹飞跃阅兵场,标志着中方空军的轰6K达到了“准战略轰炸机”的门槛。不过,由于长剑20只能搭载常规弹头,针对敌方目标进行中远程火力打击,因此在“准战略”的这个标签上还算不上彻底。要成为真正的战略轰炸机,必须有跨洲际的打击能力,能远程发射空射核导弹对敌方目标实施打击,这也是中方战略空军长期以来的一个软肋。
因此,从二炮部队成立到2020年前后,咱们一直主要靠东风5及其改进型、东风31和后续型号,再加上东风41核导弹,来担负最核心的自主核威慑力量。海军方面,核反击力量直到巨浪2的服役才渐渐弥补短板,而巨浪3一入列,就彻底补足了这块短板。至于空军的核打击力量,直到惊雷一号导弹的诞生,才完成了咱们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最后一环。
因此,轰6N、轰6K、轰6J这几款机型,加上惊雷1号导弹的联合作战,彻底让咱们空军拥有了对敌方进行全方位核打击的作战能力。
美国媒体提到,轰6系列飞机的体型比美国的B52和俄罗斯的图95要小得多。不过,中方的军工企业挺聪明的,为轰6系列飞机专门配备了属于自己的核反击武器,也就是惊雷1号导弹。
中方空军拥有270架各种型号的轰6飞机,经过升级改造后,全部具备发射惊雷1号空射核导弹的能力。相比美国空军和俄罗斯空天军,中方的战略轰炸机总数要多许多,而且在维护成本和价格方面也更实惠。这款惊雷1号导弹的射程已经达到8000公里,实现了全方位的跨洲际打击。再加上轰6N自身的12000公里巡航距离和6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惊雷一号的打击距离轻松超过1万公里,空中洲际核导弹的威力就这么展现出来了。
美国媒体虽然确实对惊雷一号导弹的评价挺中肯的,但它们还是低估了这款导弹的真正威力,这可不是光靠导弹本身的因素,而更多是靠轰6N和轰6K飞机的表现。
轰6N轰6K轰炸机起飞的条件要低一些,只要有个比较完善的机场就能停靠,没美国俄国的那种“贵重”。战时的话,轰6N轰6K只要一线机场一准备好,随时就能起飞执行任务,还得有点野战防空就能马上投入作战。相比之下,美国空军的B52需要大型地堡来保护自己,机场的要求比中方的空军机场严格得多。这样一看,咱们的轰炸机在战时被动出动的机会和条件,要比美国空军更灵活、更方便得多。
美国空军可没法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像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那些一线机场,气候湿度和温度可比咱们本土差远了。而且,B52和B2可都是挺贵重的家伙,B2只能从本土起飞去打伊朗,受条件限制得很。反过来,中方空军的轰炸机能从全国各个条件差不多的机场随时起飞,全天候无死角打击敌人,轰6K和轰6N的优势,正体现出这点。
轰6自己搭载的D30KP2发动机维护费用相比美俄的那些轰炸机要便宜得多,轰6K和轰6N也算是用较少的钱干了不少事。所以,美国媒体的报道其实帮着宣传了西飞,也算是帮中方的军工厂广告打了个广告。
不得不说,中方建立世界一流的核反击能力,完全就是为了自我防护,中方并不和任何国家搞核军备竞赛,这跟美国搞核轰炸机争夺霸主地位可是不一样的。
恒指期货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