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朗普近期对以色列应当结束加沙战争的表态,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这背后不仅反映了美国国内舆论的变化、战略利益的权衡,以及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的国内外压力。
影响特朗普表态的主要因素可能是以下几点:
美国国内舆论的压力导致民众支持率持续走低
多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民众对以色列的支持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变化甚至影响到了传统上亲以的共和党选民群体。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了这种趋势,他表示以色列"可能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却失去了舆论战场"。目前,超过了60%的美国民众反对政府继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年轻选民的态度转变尤为突出,哈佛大学与哈里斯联合开展的调查中显示,在18至24岁的美国年轻人中,有高达60%的受访者表示更同情哈马斯。这一数据与45岁以上年龄层中超过80%支持以色列的比例形成了强烈反差,清晰揭示了美国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日益明显的代际分歧。
从另一方面来看,人道主义危机也在不断震撼美国民众。
加沙地区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状况成为了影响美国公众舆论转向的关键因素。根据加沙卫生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经导致了至少63,557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另有160,660人受伤。最令人担忧的是,仅在最近24小时内,就有9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其中包括3名儿童。这使得该地区因饥荒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总人数上升至348人。联合国安理会14个成员国一致认定加沙饥荒的原因是"人为制造的灾难",并明确指出将饥饿作为战争手段违反国际法。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直接影响了美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这场冲突的立场和看法。
其二是以色列国内困境
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反映了以色列社会深刻的分化与不满。超过了35万民众参与抗议,其核心诉求聚焦于政府政策的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呼吁当局优先通过与哈马斯谈判达成协议,确保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将人质困境置于军事行动之前;二是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似乎没有终点的军事行动,认为其未能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反而使冲突陷入僵局,且缺乏清晰的战后规划。示威活动表明,以色列公众对单纯依靠军事手段解决冲突的有效性抱有深切怀疑,厌战情绪日益高涨。他们担心,持续的战事只会带来更多军民伤亡,却无法实现所谓的“彻底胜利”或持久的安全。
其次,安全内阁内斗激化、军政分歧公开,显示出了领导层在战略方向上的严重分裂。以国防部长加兰特为代表的军方领导与内塔尼亚胡之间矛盾愈发明显。军方态度更为务实,对长期占领加沙地带的可行性与代价提出质疑,并主张应尽早谋划冲突后的政治安排。然而,内塔尼亚胡受到极右翼联盟伙伴的强烈制约——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和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等人以退出联合政府、迫使内阁解散相威胁,坚持要求以更强硬手段打击哈马斯,甚至主张在加沙重建犹太人定居点。这种高层内讧不仅降低了决策效率,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以色列领导层陷入混乱、缺乏明确战略目标的负面信号。
从国际方面来看,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的压力有了显著的升级,其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这一波压力的核心不再仅限于口头谴责或联合国决议,而是转向了更具实质性的外交和经济行动。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西方国家开始公开讨论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地位,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战略转变。这些国家的立场表明,长期以来被搁置的“两国方案”正被重新提上国际议程的中心,它们试图通过外交承认来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法理支持,并以此作为向以色列施压、迫使其回到谈判桌前的关键筹码。与此同时,以挪威、西班牙、爱尔兰等国为代表的行为体则走得更远,它们已率先迈出承认的一步,并对以色列实施了直接的经济制裁,例如暂停贸易特惠措施等,这标志着西方阵营内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正在公开化和行动化。
在这种多管齐下的国际压力下,导致以色列在国际上空前孤立。其传统的道义优势和安全诉求来看,因加沙地带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平民伤亡而受到了严重侵蚀。以色列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中频繁遭到谴责,如今甚至连最紧密的西方伙伴也开始调整政策,这使其陷入了一种“被包围”的心理和现实困境。这种孤立不仅损害了其国际声誉,长远来看也可能影响其经济合作与外交关系。尽管以色列政府表现出强硬姿态,宣称将“独自战斗”,但国际社会共识的形成无疑会限制其战略选择空间,增加其军事和外交行动的成本。
而面对这一局面,美国的处境变得尤为微妙和尴尬。作为以色列最坚定且最重要的盟友,美国长期以来提供的军事、外交和经济支持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柱。然而,若美国在面对国际社会日益强大的呼声时,若继续坚持其无条件支持的立场,其自身利益也将受到显著损害。一方面,也会严重冲击美国的国际形象,使其被视为无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危机的“霸权”,与其所宣称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领导者身份自相矛盾,尤其在年轻一代和全球南方国家中,这种负面观感会加剧。另一方面,此举会加剧美国与关键欧洲盟友(如法、英等)之间的政策裂痕,动摇跨大西洋联盟的团结,让美国在需要协调盟友应对其他全球挑战(如乌克兰危机、印太事务)时遭遇更大的阻力和不信任。因此,美国正面临一个艰难的两难抉择:到底是继续维系传统的中东政策,还是进行战略性调整以维护其全球领导力和联盟体系。
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特朗普关于以色列应结束加沙战争的表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现实政治和美国国家利益的考量。他认识到这场战争不仅损害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也在侵蚀其在美国国内的政治支持基础。
这也反映了现代国际冲突的一个关键特点:军事上的胜利并不等同于政治和舆论上的胜利。
恒指期货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