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辟谣“54岁阿姨上岸法大硕士”:查无50岁以上河南籍研究生
近日,一则关于“54岁阿姨耗时30年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消息发布者自称来自河南县城,历经30年寒窗苦读,最终手捧法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并对此励志故事进行了详细阐述,赢得了大量网友的点赞和追捧。然而,这一“励志传奇”近日被中国政法大学官方辟谣,证实为虚假信息,传播者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回应,经过仔细核查,学校“没有50岁以上的、河南籍的学生”。招生办工作人员也表示,虽然研究生报名没有年龄限制,但笔试后的面试环节会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进行考查,校方“目前没有接触到大龄考生”。
针对网友晒出的“录取通知书”,校方指出,该图片仅为通知书封面,并不能证明已被正式录取。并且,法大2025年研究生(含非全日制)共录取3000余人,截至9月1日报到截止日,除少数请假学生外,其余新生均已完成报到,报到流程中会对身份信息、毕业证书等进行全面核实,不存在异常情况。
在校方辟谣后,该网友的社交平台账号已被清空,并因违反社区规则被禁言。此前,该网友发布的帖文曾获得大量关注和点赞,他曾解释称,因退休后时间充裕,闲不下来,便拾起旧学,考研是为了开阔知识面,并获得学习上的肯定。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指出,如果该网友编造虚假信息,属于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可能面临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他解释道,如果侵犯了法大的声誉,学校可提起诉讼;若扰乱公共秩序,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若编造的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可能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律师强调,国家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正在持续加大,任何通过编造谣言获取利益或关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此类虚假励志故事的出现,对舆论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它们利用公众朴素的善意,制造虚假的“正能量”,消解了人们的信任感,同时也消耗了社会对真正励志故事的关注度。就像“秦朗作业”事件一样,这类“剧情摆拍”的内容,容易误导公众,占用公共资源,扰乱网络秩序。
中央网信办已明确表示将重点整治剧情摆拍编造事件,此次“54岁阿姨考研”事件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炮制谣言者追究责任。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平台加强监管,也需要网民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看看网友怎么说!
造谣者无代价?!应该拘留3个月!
抖音上有许多搞直播的都在晒自己的高学历,然后你猜在干嘛
当时看了就说不信,政法大学不会录取五十多岁的人。点赞评论赞扬的人应该擦亮眼睛,不能什么都信
如果该网友在平台编造内容甚至造谣,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这很容易查清楚的,人脸识别公安一下就能查到此人,一审便知,谁指使她的,什么目的,然后在网上公开事实真相,公布处罚结果。
小编有话说!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恒指期货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